top of page

​沈仰放

沈仰放(1885-1971),原名曾蔭,室名養性軒。 安徽石埭人。 清末北京實業專門學校畢業。 曾任京師大學堂監學、北京大學學監、財政部會計司主事、平漢鐵路局事務科長、鐵道部專員等。 著有《養性軒晚定稿》等。 1963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。 1971年3月21日去世。

His Legacy

其伯曾祖松樵公,哈樵公,鶴樵公由皖入蜀為官,「頗有政聲,兼富於詩文。」故蜀中有「沈氏三樵」之稱。 沈氏祖居檉園,位於成都城北玉沙街。 其祖父為川西著名書畫家沈鶴子,時任四川蓬溪鷸尹。 光緒乙酉年十月十七日(1885),沈仰放出生於鷓尹署府邸內的煙波樓。 生母魯太君,於曾蔭一歲半時病歿。 由祖母陸氏諱定文撫養至十四歲,生父沈能賢,諱字公詒,在京師清廷任戶部副郎,庚子年(1900)卒於任上。 時逢八國聯軍進北京,庚子拳亂,國家危難,父親靈柩難歸故土,暫時停放義園。 曾蔭年方十五,有心奔喪卻難以成行。

 

辛醜年(1901)亂平,繼母徐太君諱蘊玉扶柩回川,父魂歸葬祖塋。 繼母於光緒乙巳年(1905)帶沈曾蔭返回北京投靠其父,著名皖籍學者,安徽石埭人,清廷大理寺右丞徐質夫諱字定文。 沈曾蔭進入北京實業專門學校。 畢業後,於光緒末年(1908)就職清廷法部,任舉敘司主事。 民國初,參加文官考試及格,錄取為財政部會計司主事,擔任京師大學堂監學、北京大學學監。 北洋期間,任平漢鐵路局事務科長、後調任膠濟鐵路局事務科長。 「七七」事變後拒絕擔任偽職,閒賦在家。 抗戰勝利後出任鐵道部專員,1948年退休,回到北京,住在長子沈承書名下的寓所,北京西四羊市大街47號。

 

1949年後,沈仰放靠出租北洋時期收購的房產收入和子女供養為生。 1963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館館員,他在詩中提到:「近蒙毛澤東特達之知,聘充北京市文史館館員」。 五四運動前後,北大招了一群貧困青年勤工儉學,李大釗,陳獨秀號召北大員工為這些窮學生捐錢。 沈仰放也曾解囊相助,而接受捐款的學生中,有一個叫毛澤東。 1966年文革爆發,北京女三中初一的紅衛兵抄了沈仰放的家,把其珍藏的善本古書,祖傳字畫,文稿書信付之一炬,封閉北屋正房,把沈仰放及家人驅趕到西屋,最後抄沒 全部家產,全家逐出47號。 宅第為街道工廠霸占。 1971年3月21日,沈仰放病逝於北京市人民醫院,享年86歲。 直到1984年,47號房產才退還。

 

沈仰放出身於官僚學者家庭,從小在學風嚴謹,家教嚴格的環境裡,接受了的中國傳統文化詩書禮樂的教育和薰陶,鑄造了他的人品格調。 他繼承了儒家思想裡的精華部分,憂國憂民,忠義孝悌,誠實正直。 他牢記養母教誨「做適儒正士,勿以登仕途為蘄響也」。 淡泊功名,恥逐利祿,不攀權貴,不媚顯赫。 表現出正統儒家學者的風骨人格。 他清末供職法部,目睹官場的腐敗,對官場陋習和貪官惡行深惡痛絕,卻又深深的無奈,只有藉詩詞抒發心頭的忿忿不平。 他的長詩《宦海嘆》把官場小人刻畫的惟妙惟肖。 古詩《難女》對身陷天災人禍,在生死線上倍受煎熬的弱女子表現出深切的同情。

 

沈仰放一生目睹了多次改朝換代帶來兵燹人禍,親歷清廷,北洋,洪憲,中華民國,中共國五個朝代。 他飽受戰亂,見證了甲午海戰,庚子國難,辛亥革命北伐戰爭,馬日事變,抗日,國共內戰等戰爭帶來的災難,深知天下太平來之不易,多次做詩表達身逢盛世的喜悅心情。 寫出了「我生逢治世,足以傲放翁」。 「目睹九州同,河清異今昔」。 「足傲放翁唯一事,白頭親見九州同」。 「客愁鄉夢渾忘卻,放浪形骸醉太平」。 等熱情洋溢的詩句。 1949年,他的成分定為“房產資本家”,屬於革命對象。 但他能以傳統仁人誌士的胸懷,以天下太平,民族興旺為重,不計個人利害得失,真心擁護他心中「太平盛世」的到來。

 

沈仰放與詩聖陸遊同月同日生,因而祖父賜字仰放,為仰慕陸放翁之意。 生長在曾祖輩就出過文壇名流「沈氏三樵」的家庭,沈仰放從小就跟隨家族前輩吟詩作賦,打下了堅實的詩詞基礎。 對抗勝利後,在北京參加關徵麟組辦的稊園詩社,與孫墨佛,張伯駒等詩詞名流一起吟詩酬唱,步韻奉和。 他生前出版的《龍岩詩抄》《養性軒文藝詩歌合刊》《養性軒近稿》共收錄古體文十四篇,一萬餘字;七言,五言古詩三十四首共一萬一 千字;七律,七絕,五律共一百八十餘首,近萬字。

 

前妻高績芬於1936年病歿於青島,沈仰放在北京西郊萬安公墓購買了墓地,扶靈歸葬,並為自己留下墓穴,在墓碑後面題詩:「事非切己難為痛,情到 追思更覺濃。 文革期間,萬安公墓被紅衛兵搗毀。 1981年,子女重修沈仰放夫妻合葬墓,新立碑文:皖南詩人沈仰放,夫人高績芬之墓。

YF Shen with his Ford Car

備註​:

​沈仰放的曾祖父沈寶昌,籍貫:安徽石埭,鹹豐三年兄弟三人同登進士榜,名字刻在北京國子監鹹豐三年進士碑上。
更老的祖籍是浙江吳興,為南梁武帝宰相,中國四大美男之一沈約後。李煜詩中有「沈郎腰瘦」就是指他。
沈仰放祖父沈修賢,人稱“鶴子公”,川北鹽運使,川東著名書法家,收藏家。成都青羊宮有他的碑刻。
沈仰放父親沈公詒,光緒年間戶部副郎,1900年義和團進京時死於任上。

bottom of page